导航菜单

​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

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mage.png

文章目录列表:

1、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2、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3、王阳明经典语录1534、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5、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6、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7、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8、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9、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

知行合一王阳明经典语录

1、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2、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3、“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4、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5、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7、动亦定,静亦定。

8、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9、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10、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11、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12、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3、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4、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15、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16、天理即仁心。

1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8、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19、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20、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21、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22、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2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24、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25、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2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27、无私心就是道。

28、敌人只要心中生疑,这仗就赢了。

2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30、一切真理都在心中,所以不需外求

31、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32、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33、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3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5、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36、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37、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38、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39、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40、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41、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4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3、“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44、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王阳明经典语录原文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3、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4、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5、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6、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7、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8、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

9、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10、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11、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12、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13、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14、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5、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16、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17、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18、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9、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20、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2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2、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23、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24、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25、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2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27、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28、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29、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30、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31、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32、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33、《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34、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经典语录153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5、毕竟,卖猪肉的人用自己夹着瘦肉精的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馒头,没想到被别人染了色;卖染色馒头的人给孩子买奶粉,讵料里面有三聚氰胺。

6、良知即是《易》。

7、: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9、: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0、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11、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2、《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

13、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4、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5、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16、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1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8、“光不仅在烛上”

19、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20、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2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2、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23、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24、: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2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6、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27、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8、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9、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30、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31、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2、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33、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34、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35、:《诗》非孔门之旧本矣。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此是孔门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宣畅和平,世儒附会,以足三百篇之数。盖淫  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36、心所安处,才是良知。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

37、: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中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

38、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39、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40、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41、善人也,而甚孝。

4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43、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44、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45、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译文

1、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4、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5、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6、无善无恶心之体,

7、“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9、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10、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1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12、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13、《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

1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5、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1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7、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18、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19、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20、心即理(王学的又一主要思想。)

21、《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22、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23、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24、此已被私欲割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2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6、知行合一(王学主要思想之一。)

27、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28、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29、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30、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3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32、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33、无善无恶事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4、王学流衍(江右王门思想研究)

3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阳明经典语录100句

1、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2、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3、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4、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5、天理即仁心。

6、未发之中是如何?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7、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8、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9、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0、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11、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12、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1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4、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15、人有在意生死的念头,是生命本身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都能看破、想透彻,心的全部本体才能自由没有阻碍,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16、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7、静处体悟,事上磨炼。32、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33、常快活便是功夫。34、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3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3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3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38、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39、心无外物,物以心生。40、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8、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19、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20、无私心就是道。12、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1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1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1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17、动亦定,静亦定。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23、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24、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2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26、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27、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2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9、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0、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31、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32、“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33、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不动真体,自能应变无言。

34、天理即人欲。

3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36、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37、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38、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

39、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40、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41、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王阳明经典语录图片

1、“他一疑,事就成了。”

2、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3、“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5、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6、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7、“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8、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9、“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1、“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12、“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4、“光不仅在烛上”

15、他一疑,事就成了

16、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17、“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18、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9、“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0、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2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4、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25、“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26、“光不仅在烛上。”

27、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2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经典语录句子

1、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3、如果民众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和部门都只为私利打算,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忍受被剥夺、被压制的命运?于是,在这个不义的世界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获取最大的利益,成为天然正当的选择。

4、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6、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7、无私心就是道。

8、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传习录》

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1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1、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可是我们也知道团结就是力量。马克思2、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当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当自......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3、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1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15、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16、(公安基础知识)行政监察制度(已更新)

17、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1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19、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20、0《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闲话宫中事,有裨后世闻

2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22、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大学问》

2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24、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5、0《孟子》——民贵君轻,王道荡荡

26、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7、2018年9月时事政治100题及答案(第二套)

28、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能够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传习录》

29、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太过于纷扰,就静坐;觉得不愿去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地修炼自己。

30、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31、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32、2017年12月时事政治100题及答案

33、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34、古语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

3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6、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王阳明经典语录及解读

1、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一双合脚的鞋,从这一点发散开来,王守仁进一步得出“心外无物”的结论――真正的生活在内心,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3、亲民之学不明,而天下无善治矣。

4、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

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6、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7、对比心学和理学,心学的方向由心指向物,心驭万物,自尊无畏,使人始终对外部世界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理学由物指向心,填鸭灌输,使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黑白不分,丧失对社会家庭乃至自身的责任感,胆小怕事碌碌无为。

8、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王阳明《传习录》

1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1、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12、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

13、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14、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

15、《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16、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17、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王阳明

18、人常把“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当成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

19、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0、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21、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最朴素、最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2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

23、这四句教共28个字,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表述,也是阳明心学的纲领性学习口诀。

24、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样成为君子?拥有光明之心。如何拥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平静。

2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26、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7、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28、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29、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守仁

30、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31、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32、无善无恶心之体:无

33、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34、“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35、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36、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37、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38、圣贤之学,心学也。

3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40、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41、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最朴素、最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42、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43、“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44、患难忧苦,莫非实学。

45、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46、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政府,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47、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48、君子悔以迁于善,小人悔以不敢肆其恶。

49、严霜大冻之中,岂无些小风和日暖意思?

王阳明经典语录60句

1、在那缺衣少食的蛮荒之地,他的随从和弟子相继病倒。

2、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

4、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王阳明

5、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王守仁

6、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7、朋友相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需要有包容之心,人无完人,皆有缺点。如果一味追求完美,那就是执着了,世上本没有完美之物。雍正皇帝,曾经命令年羹尧去江夏杀害仁伯安找到《百官行述》,结果年羹尧杀害江夏镇七百余人,没留一个活口。当时雍正知道之后,很是生气。邬先生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人杀伐决断,以后定有大用。得饶人处且饶人,雍正当时承担下责任,完美处理此事,收买了人心。

8、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9、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10、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弃,自强者成。

1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传习录》

13、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1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15、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

1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1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1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9、修齐治平,就是格物。

20、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21、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22、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23、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24、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

25、切勿得失横在胸中。

26、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王阳明

27、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2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29、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30、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32、苏东坡心想不禁暗暗得意。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了哥哥的话,说道:“哥哥,你又输了。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33、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