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后甜小学优秀作文
第1篇:第一次的先苦后甜
每个人都有亲身经历的第一次。有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有第一次失败的烦恼。
我第一次烧火实在外婆家。外婆也一大把年纪了,看她在厨房里蹑手蹑脚的忙着,我见了便好奇地问:“外婆你干嘛呀?”外婆紧邹眉头说:“烧火”。“我来帮你吧”说着,说着我就把外婆搀出厨房外,我亲自动手烧起了火。 我烧了又烧,可是怎么也燃不起来,我急了。正当我灰心丧气想要放弃时,我忽然想到哥哥鼓励我的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我再留心的烧了一遍,居然成功了。
过后,外婆给我做了很多我爱吃的菜,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在这一瞬间我明白了先苦后甜的道理。只要能吃苦耐劳,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能坚持不懈,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你,只要积极进取,获得的成功也是难以忘怀的。
这天百合般的笑容伴随着我,度过了, 趣味无穷的一天。让我能够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为达到一个新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一刻,我挥笔写下了这一刻的感受: “坚持、努力、进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先苦后甜往往创造出惊人的境界!”
第2篇:先苦后甜
先苦后甜
亚马逊的草原上,高耸的树枝尖,有一只雌鹰正逐打着小鹰,迫使其“摔下”树去。小鹰虽怕,但被无情地推了下去,却得以展开“双臂”,“迈出”飞向天空的关键一步。
这个现象引起我们深思:“凡事必将付诸努力,才得以回报,故应先苦后甜。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首歌也诠释着这一道理。想当年,民国少将张学良,幼时苦心读书,努力学习,终成千古功臣;伟大领袖毛泽东,少时发奋图强,敢于拼搏、反抗,终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现代作家冰心,自幼寒窗苦读,努力工作,终成人们家喻户晓的大作家,儿童文学家。还有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事例,无一不证明这一道理。
古人也在文言文中揭示这个道理。孟子在《告子》一文中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而,有些人在做事时,一心想着回报,却不专心于手中的工作,贪图利益、拈轻怕重;这样的人往往是得不到什么的,即使成功了,也必将败落。例如某些富二代、富三代,整天挥霍无度,吃喝嫖赌样样皆占,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身败名裂。
而有些人自以为深知这一道理,不论什么事,都夸夸其谈,自圆其说,在他们眼里,干了一些小事就以为立下了多大功劳;可他们不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别人的眼里,这些人往往是卑鄙自私的,到头来也必定是一事无成。
全面辩证看,先苦后甜。苦,苦在努力,苦在发奋,苦于励志,苦于磨练;甜,甜于成果,甜于成长,甜于收获;而这种苦,并非只是付出,付出也是要有节制的;甜,并非是无休止的甜,当适可而止;这样才能真正的先苦后甜,真正的成功。
在某些角度上,甜也不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文天祥为了国家荣辱,宁死不屈。他苦了,非常苦,却没有得到神马。但是在精神上,它证明了自己的勇气,这也是甜。
先苦后甜,先舍后甜,然也,是也,知其理也。
第3篇:先苦后甜
先苦后甜
四年级三班李林烨
今天早晨起床,我突然肚子痛,所以下午放学后奶奶就带我到双流爱民综合医院看病。开药之后,我们赶快回家吃晚饭。
吃完饭,我迅速到书房做作业。半小时后,奶奶端来了一碗温开水和晚上需要服用的药,说:“乖乖,赶快把药吃了。先吃苦的,再吃甜的。”我不乐意,奶奶对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耐心地对我说:“我教你的这个服药的方法叫‘先苦后甜’。‘先苦后甜’有很多好处,比如:暑假时,你先玩后完成作业,很可能最后一天熬夜到十二点赶作业,那么第二天甚至第三天都会无精打采。如果你先学习,把作业认真完成了,再尽情玩耍,就会觉得全身轻松,没有心理压力。吃药也像学习和玩耍一样,先吃苦的,就会觉得甜的药更甜。”
我听着奶奶的话,若有所悟的点点头,心想:“要让自己的病快好,尽快恢复身体,无论怎样都要吃药的。不如试一试奶奶的方法,先把苦药吃了,再吃甜的药片。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就是苦的让我呕吐嘛。”于是,我捏着鼻子,但还是不敢把苦药片放进嘴里。我抬头看了看奶奶鼓励的眼神,把心一横,迅速把苦的药片往嘴里一扔,赶快喝了一口温水。只听“咕噜”一声,苦药片顺着水已经进入我的肚子里了,真苦啊!我赶紧拿起甜药片往嘴里塞,真像奶奶说的那样,甜药片在嘴里的感觉更甜了……
今天,通过服药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先苦后甜”的大道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先甘愿吃苦,才能享受苦后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