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亲的辛劳以及“我”难过、愧疚的心理。
3、通过“我”抱母亲的场景,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艰辛。歌颂母亲也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诵不衰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师生同板题)生齐读课题体会“抱”,再读题。
二、精读悟情:
1、师指导读书方法(“煮书”)。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在抱母亲的过程中有哪些情感变化,并画出文中表示“我”心情的词句。
2、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难过、愧疚
3、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居然、没想到、出乎意料)作者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母亲这么轻)从前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没想到母亲这么轻?
生交流,师课件出示: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差点仰面摔倒。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②指导用“竟然”说一句话,要求说完整。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几句话。
4、母亲轻轻的,我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和愧疚?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仔细想一想,找到相关的语句,把它划出来,想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生汇报交流。
②出示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③师相机课件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指名读这段话。
B、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翻山越岭”、“年复一年”、“重担”等词语来体会。
母亲翻越的仅仅是那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有什么?
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为了生活,还会面临种种的困难,走过许多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
母亲挑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担子吗?她的重担里还有什么?
母亲的重担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仅是100多斤的担子,她挑的实际上是辛辛苦苦把儿女养育长大的重担,是整个家庭的重担,是生活的重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母亲的不容易,肩负的担子重。指名读。
C、说起这样一位母亲,老师的心里也充满了敬意,充满了感动。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段话。可以吗?师配乐范读。
D、观察比较两幅插图:当年的母亲和现在的母亲有了怎样的变化?(用几个词来形容)这样年复一年,我们慢慢长大,生活的重担使母亲由当年那个较小俊俏的少妇变成了今天这个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瘦小病弱的老人。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回忆,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E、想起这样一位母亲,“我”的心中充满了难过、愧疚、自责。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怀着难过、愧疚和自责的心情再读这段文字——
F、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伟大的、了不起的……)
过渡:可是母亲却说——
5、课件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①指名读这句话。母亲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②齐读。
师:是啊,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这样的。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同学们,这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的母亲,想起母亲在生活中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就像《母亲》这首歌中所唱的——(播放《母亲》这首歌)
6、让我们在回忆自己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怀着对母亲的感激,再来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做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一起来看看这感人至深的画面。
7、出示抱母亲图,说说看到的图中的情景。
课件出示: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眼角流下来……
①师配乐范读。
②说说你心中的感受。指名读。
③母亲流下的是什么样的泪水?(幸福的、快乐的、酸甜的……)
“我”仅仅是一次抱母亲,就让母亲流下了激动、幸福的泪水,而母亲小时候曾无数次地抱过“我”。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满怀深情的举动,来抱抱我们的母亲吧。
齐读——
三、抒情练写:
同学们,你们被感动之后最想说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吧!可以是一段感受,可以是一首小诗,还可以是一首歌曲哦,让我们写起来吧!
(写完之后,请一两位同学念一念。)
四、结语: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吧!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播放歌曲《人间第一情》)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2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来感悟母爱的伟大,做儿子的愧疚,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课文写了作者几次抱母亲?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作者抱母亲的句子。投影出示,齐读。“抱”,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这其中深意,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去体会,感悟。
(二)、品析“第一次抱母亲”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想,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都从各地赶回来,轮流去病床前守护。因为,我们兄弟姐妹知道一向坚强的母亲这次能乖乖地听话住院,一定病得不轻。那天,轮到我守在母亲的床前,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
2、指导朗读,出示: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理解“赶紧”用找近义词方法,从这个词你体会什么(赶紧不仅速度要快,更表达了一种心情,儿子对母亲的焦急、关切之情)朗读体会
3、引读:我的左手托住了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出示句子:“责怪”换成“责备”行不行?(不符合身份,在埋怨中带有一点批评)。(这就是我们的汉语言,说话、写文章要推敲的,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谁来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
三、品析“第二次抱母亲”
1、作者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自读2至4自然段,圈出作者心情的词语。(难过、愧疚)理解“愧疚”(惭愧不安)
2、为什么难过?出示:“在我记忆中……担子。”
(1)理解文中的两个“担子”
A、同学们,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母亲承受的重担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边读边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她担子里面挑起的还是什么?(照顾家庭的重任、对子女生活、健康远行的牵挂、生活的压力、子女学业的负担……)
B、出示诗句: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母亲抚育子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子女生病时母亲的焦虑和照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女远行时,母亲的牵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母亲教育子女的巨大付出)自读,释义,体悟。(用“不仅……还……”说出“担子”的.含义)(母亲的担子里不仅是扁担两头难以承受的重物,还有……)这就是母亲担子里的东西!她挑的担子是子女、家庭和社会的一部分,这就是她挑的责任,她挑的是大半边天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2)理解了重担后,再来看“翻山越岭”,母亲是怎样翻山越岭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P69插图师引读:是呀,在狂风暴雨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在大雪纷飞、冰天雪地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这里仅仅是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请你静静的默读,想好再发言(坎坷的人生、生活的磨难……这是母亲带着全家走过了艰辛曲折的道路)
(3)读好这段话。
3、面对这一切,母亲是怎么说的?画出句子。
A、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齐读。
B、理解意思(不要提那些事,每个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
C、默读,联系提示母亲的表情,好好体味,用心去想,你发现了什么?(隐藏自己的心,怕儿女担心受怕)
D、雨果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比天空还要大的胸怀是母亲的胸怀,只有母亲的这份胸怀是伟大的。母亲是谦虚的,是无私的,胸怀是宽广的。像山谷一样,“虚怀若谷”
4、此时,我突发奇想……引读
A、作者抱着母亲,以为母亲睡着了,但是母亲流下了泪水,这是怎样的泪水?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激动的、自豪的、甜蜜的、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
B、作者仅仅是抱了母亲一次,母亲就如此感动、如此激动,如此幸福与欣慰,而我们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记住这个词,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游子吟》学过没有?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释诗意是啊,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爱是母爱;一生一世值得最爱的人是母亲。母亲的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只要儿女尽一份孝心,母亲就会觉得是天大的幸福。孝心是什么?孝顺是进出家门的一声招呼。
C、陈老师还想说一句话,这篇文章深深感动了我,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呢?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我也是母亲,在回报自己的母亲时,也要像关心自己的母亲一样关心周围的老人,向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每一位学生。这就是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读
D、课前我有一个提问课文写了作者几次抱母亲?(两次),课题为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我在和护士说母亲时,深深感动于母亲这部爱的大书,我用行动来报答母亲的深情,才有那轻轻地摇动的深情的第一次抱母亲,感恩母亲)让我们再来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师为什么用感叹号?因为母爱是我们这辈子都回报不完的,母爱是伟大的,今天,我们读懂了母亲这本书,懂得感恩母爱的我们同样了不起。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准确认读生字词。
3、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及三处“没想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三、教情、学情分析
1、学生有:能读通课文,并能读流利。
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学生缺:抓住“没想到”,体会作者内心惊讶、难过、愧疚的心情。
体会“重”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重”的含义,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助学
1、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反复诵读。
2、借助歌曲、图片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妈妈抱着婴儿的图片。
a、看着这幅图,你会想起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母亲)
b、如果请你给这幅图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指名说:爱、关怀、梦……)
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让你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那深深的爱,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板书:第一次)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新课文。(完成板书并齐读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难以忘记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一幅母亲抱孩子的图片,寻常而又易见,学生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妈妈,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这是合乎逻辑思维的反映。“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一句反问,把学生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以此来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抱母亲的事情,但是书中的语言文字或许能给你留下点什么?(打开书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读)
3、读了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师述:是啊,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多媒体出示该句,指名读)
第一次抱母亲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没想到……”(板书:没想到)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围绕“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紧紧抓住三处“没想到”组织教学,并在下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读己独有的感受。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逐步溶解了教学难点。
(三)精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划出相关语句,用心再读读,此时此刻的“我”没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动笔划一划,写一写。(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的习惯)
2、交流: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指名读相关语句)
3、多媒体出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a、第一次“没想到……”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指名说并读一读)
b、没想到母亲很轻,他以为母亲怎样?从哪看出母亲很轻呢?(差点仰面摔倒)
c、他以为母亲很重,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引导抓住词语:“使劲、左手、右手”体会)
师述:看这动作,“左手……”、“右手……”也许还半蹲着借助腿部的力量,或许还屏住呼吸,因为他以为母亲(生:很重),必须得用劲,没想到(生:很轻),这一使劲,差点(生:仰面摔倒)
d、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e、此时此刻,文中的“我”内心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说,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引导:当作者准备使劲一抱时,差点摔倒,留给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当时他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指说并板书:惊讶)这是作者从未想到的,他没想到母亲轻轻的。(再次指名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师:母亲太轻了,轻到了我一使劲,差点摔倒。(齐读这一句)
4、站在一旁的护士责怪我……(指名读护士的话)
而我又是怎样想的呢?(生答: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5、多媒体出示句子: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板书:这么轻)
引导:母亲到底有多重?你从哪里了解到的?说说自己有多重?
看着手中的母亲,她竟然和我们四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重,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我”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说,指名读一读)
师述:看到这样骨瘦如柴的母亲,谁的心里不难过伤心呢?母亲实在太轻了,轻得让人隐隐心疼!(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设计意图
母亲到底有多重?书中只有两个数字说明母亲的体重:“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通过这两句话让学生猜猜母亲大概有多重,学生不难看出此时的母亲超不过89斤,或许只有70几斤。再让学生说说自身体重,而四年级的学生重的可达90几斤,轻的也有六七十斤,这样一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真的很轻,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6、“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呢?是什么让作者产生错觉呢?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细细品味,从中你又能品出什么?
7、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多媒体出示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指名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一定是(力大无穷),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这样年复一年,。(谁能读好这句话)
“翻山越岭”一词,使你想到了什么?(引导说出爬山)
爬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而母亲是手里背上肩上还。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你能读己的感受吗?(指名读出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要使学生体会母亲“力大无穷”就必须理解这段文字中的“翻山越岭”一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词语想到什么,联系生活中爬山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的爬山只是空着手,而此时的母亲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翻山越岭是需要多大的力气。难怪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直是力大无穷的。
拓展:想象一下母亲在这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是怎样一路走来?(创设情境,指名说)
出示:在崎岖的山路上,
在泥泞的道路上,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
师述: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长大后,我们可以干活了,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我一直以为,可没想到。(生说)
设计意图
这样一个小小的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想象的思维,原来这“年复一年”是那么的不容易,也拓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原来这“爱”就蕴含在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
8、多媒体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又是一个“没想到”(指名读)
师述:“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小时候翻山越岭的情景,想到了逢有重担,母亲要我们放下的情景,可这一切的背后,母亲竟然是用80多斤的身子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板书:愧疚、自责)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读一读。
板书:那么重
这担子到底有多重呢?(指说)
师述: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生活的重担、责任)这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那单薄的肩上这么多年,而母亲却一直没有倒下过,直到我们长大,你认为这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她?(多媒体出示:母爱板书)
(学生看板书)是呀,这一轻一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如今母亲却落下一身的病,此时一种自责、内疚的心情涌上心头。(集体读好这句)
设计意图
“这么轻”到“那么重”,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难点。既然是教学的难点,不如直扣难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思考“这担子有多重?”根据预设学生会跟着老师的问题思路回答“100多斤”等含有不同数字的答案,难道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这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了求知欲,将学生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出“母爱”,是母爱在支撑她度过这艰难的岁月。
9、对于这一切,母亲只是笑了笑说(指读)。或许,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这样的画面可能曾经在你身上也发生过。
(配乐欣赏母子共处的图片)
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妈妈对你们那份深深的爱!
(四)拓展练习
1、出示诗: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在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师配乐读,生配乐读,齐读)
师述: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就像呵护嫩芽一样,让我们茁壮成长。
2、学到这,也许你也想起了你和妈妈之间的许多事,动笔描述一个生活片段,注意细节
描写。(学生练笔)
设计意图
一首小诗配上音乐,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诗中,学生细细品味母亲对子女的爱,在诗中,学生深深反思自己对母亲的“爱”。最后以练笔结束课文的学习,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将写落到实处。
附板书:
13、第一次抱母亲
没想到这么轻那么重
(惊讶难过愧疚)(母爱)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4
一、导入
同学们听着这首动听的歌,你想到了什么?此时老师也不由得想起了我们曾经学过的孟郊的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母亲的恩情我们怎能报答得尽呢。今天,我们将要来共同学习一篇文章,看老师板书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地、认真地读课文,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课文生字词并不多,它们都集中在这几句话中。
大屏幕出示:(3句话)
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3、谁读第一句(指名读)“摔”是翘舌音,也是三拼音节的读音呢,再读一遍。全班齐读,再读一遍。
谁还想读这一句,女生读。
第二句想读吗?(指名读)这一句中有个多音字的两个读音同时出现了,全班一起读一遍。
能不能用“山岭”说几个词呢?
同学们,你读了“翻山越岭”眼前出现了什么?把这种艰难读出来?能把它带到句子中把句子读好吗?男生读一遍。
第三句比较简短,你能读好吗?“愧疚”是什么意思?(给它们各自组词)文中的“愧疚”可包涵着丰富的内涵呢,相信同学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会对它有更深的理解。
“疲”是什么偏旁,由这个偏旁你猜这个字跟什么有关?
4、同学们含有生字的句子都读得很准确,其实这篇课文中的'对话较多,要想读好还得下功夫呢。下面请大家再次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部分。
5、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请大家捧起书来,看看书中什么地方最打动你,请你用心得读一读。
6、愿意把稳重最打动你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吗?指名读。
7、同学们,课文读到这儿,相信打击对这个故事已经比较了解了,能不能用几句话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写字
1、大屏幕出示生字,齐读一遍。
2、请同学们先自己好好观察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和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看怎样把它们写得正确、规范、漂亮。
3、老师友情提醒这两个字:课件展示“疲”和“摔”的笔顺。
4、各描一个,写一个。
四、小结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5
一、交流导入:
在四年三班这个小家庭里,我作为家长,有严厉也有关爱,我和你们一样享受着课上的自由交流,课下的平等对话,老师真的为拥有你们而幸福,我爱你们,你们呢?爱我就请抱抱我。是的,爱是需要表达的,爱也是可以传递的。不管我们身处何处,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就更美好!
二、课题引申品读“抱”字
1、请齐读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2、指名读课题,展现不同的读,突出“第一次”,“抱”,“母亲”等词语。在读中交流不同的感受。[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突出不同词语的读,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中年男人,在母亲生病时,第一次像抱婴儿一样抱了母亲。[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形式的不同但学生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三、整体读文“抱”之不同
作者始终抱着母亲,开始的抱与后来的抱有什么不同?
板书:开始是情急地抱
后来是深情地抱
四、精读课文感受母爱
同是抱母亲,由最初的情急地抱,到后来发自内心地抱母亲入睡,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默读课文,难过、愧疚的原因?[屏幕出示词语:两个表达内心情感的词语,难过—伤心;愧疚—自责。]
2、划出难过、愧疚原因的句子。[屏幕出示句子]
3、交流中品读词语,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翻山越岭————艰辛
日复一日————艰辛
力大无穷————80多斤[体会母亲的“含辛茹苦”]
4、感受角色,角色朗读
“我”:难过、愧疚,对母亲的心疼。
母亲:虚弱、朴实,中国妈妈典范,为儿女置自己于度外。[屏幕出示母亲的话]
护士:责备—动情—对母亲的敬佩、敬重。[我这样难过、愧疚,文中的护士有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呢?]
五、研读课文感恩母爱
作者的愧疚、心疼,让儿子有了深情抱母亲的`想法。文中用了一个词写他想抱母亲时的想法——突发奇想。[突然产生奇特的想法。]为什么会突发奇想呢?
作者动情地一抱是对母亲含辛茹苦的回报,是对母亲的感恩,对已人到中年的作者,这第一次的“抱”让他有无限的愧疚。而且这“第一次”的抱与文中的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呢?[板书:无数次]是啊,对妈妈含辛茹苦的培养,儿子这一“抱”有多少的心疼,多少的愧疚!作者用这一抱表达了对母亲感恩,对母亲的的爱!
母亲此时怎样呢?体会母亲的泪水,省略号的作用。
这是怎样的泪水?[母亲流下了欣慰,高兴,感动,满足的泪水。]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省略了情感的表达和复杂的情感。]
作者也用省略号告诉了读者:爱!是永恒的,爱是留有余味的,爱也能弥漫人间。
师生配乐共同读文:课文一、四、五段
六、拓展延伸焕发真情
1、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为了子女,付出了许多,却不求回报,在你们的桌堂里,有一封父母写给你们的信,让我们拿出来读一读。[配乐]
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信你们更加能感受、理解妈妈的爱。
此时想对来到现场或没来到现场你的妈妈,说点什么?
2、文中的母亲含辛茹苦,让作者心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都凝聚着妈妈的爱,看一个孩子的感受,他又是如何回报妈妈的爱呢?[读学生课前搜集的母爱短文]
3、母亲的爱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能不能感受得到,作者用中年的一“抱”回报母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用笔写下来。并在生活中将爱延续下去。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变化,领悟由第一次抱母亲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启迪:关爱母亲。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㈠、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谈话导入: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
2、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抱母亲的吗?
3、请大家把书打开,快速的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㈡、品读语言,感受尴尬。
1、交流。“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2、出示语段: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①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指名读。
②听了他的读,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动作,感受到作者的小心、细致与周到。)
③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我”抱母亲的唐突。)
④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我”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
⑤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⑦第一次抱母亲,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才导致“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的这一举动,护士全看在眼里,她看得可不是太舒服了,让我们来读读护士和“我”的对话。同桌互练一下。
护士的话该怎样去读?说说理由。
⑧其实呀,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我竟然这么不了解自己的母亲,我心里很难过。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天,母亲就是大树,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㈢、沿情体验,反思自我
1、出示语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子。
①交流。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②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③情景想象练习:烈日炎炎的夏天,母亲;大雪纷飞的冬日,母亲。
④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敬意来读好这段文字。
⑤想想母亲付出的这一切,“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⑥此时,“我”的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现在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⑦望着母亲瘦削的脸,想到母亲辛劳的一生,想到自己没有真正关心过母亲,“我”心里会想什么呢?
⑧引导出“突发奇想”并理解。
⑨指导朗读“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㈣、感悟深情,体现行为
1、过渡:小时候,母亲抱过我们无数次,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曾经,她用那么轻的身体,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哪一个不是这样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举动,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2、配乐范读。
3、听着,听着,你看到了什么?
4、指名读。
5、齐读。
㈤、激情表达,语言实践
1、填空: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
2、了解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可以向母亲说一句感激的`话。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难过愧疚
轻轻摇动幸福快乐
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亲为家庭的付出,认为父母给自己的关爱是天经地义的,从来不知道感谢母亲,不知道母亲也需要关心,也需要理解。学习这节课,意图让学生明白:爱是双向的。母亲也需要爱,当你享受着母爱的时候,也应该用心去关心母亲,感激母亲。
教学中,我沿着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带来的情感变化设计了这么几个教学块面:感受抱母亲的过程——体会“我”的难过之情——感悟我的愧疚心情——“我”用实际行动来关爱母亲——激情表达,指导生活。把重点落在“抱”母亲上,细读、品悟语言,体会“我”由于不关心母亲而产生的难过、愧疚心情。由此引发作者对母亲的回忆,通过读、说、展现“我”对母亲的回忆:母亲的无私、伟大、坚强的形象渐渐凸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为了生活奔波、为了抚养子女、为了照顾家庭,付出了艰辛劳动的母亲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而这一切,作为儿子的“我”竟然浑然不知,这一抱,启迪了“我”,也启迪了学生:生活中应该关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同学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同学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同学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同学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通过学习范文,让同学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同学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同学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时:母亲生病后地:在医院里事情的起因:“俺”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同学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
(1)同学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
(2)同学有没有自身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
(3)同学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身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起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同学讨论做答(投影)
(1)俺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俺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俺”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身吃苦,也不能让小朋友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小朋友也总认为那些是家长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领来接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小朋友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俺”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俺”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身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既然作品中的“俺”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同学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身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俺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俺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同学创作效果展示。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朗读,感受文中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
从课文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辛苦和儿子愧疚的原因。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录音机心意卡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课
1、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这是赞颂谁的歌?(母亲)赞颂母亲是千百年来永恒不衰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课文。(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课文,你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方面有那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或难理解的词:重担愧疚翻山越岭背上背着妹妹
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1、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心情?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师板书:难过愧疚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3)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4)我为什么难过?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5)指名读
2、课文中那些句子写出母亲很轻?
(1)轻声读课文,从文中找句子,画下来。
(2)生交流,投影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3)指名读,其他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体会母亲的轻。
(4)师结:母亲这么轻,跟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子却没有觉察到,所以他心里难过、愧疚。请同学们再来读写作者心情的两句话。
3、“我”的眼力这么差,为什么会把母亲看的.很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请你反复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你会有那些体会?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体会写在旁边。
(4)学生交流体会(先读读句子——谈体会——说说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出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翻山越岭”和“重担”暗含着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反复读出感情
(6)穿插教师的阐述和引申,引读最后一句:小时候,因为母亲能挑重担,儿子一直以为——;长大成人,有了重担母亲还是自己来挑,我还是以为——
(7)此时,你对这位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感情再来读读整段话。
4、母亲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呢?
(1)生读句子
(2)从这位母亲的神态和表情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3)生交流
(4)师结: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她们甘愿默默地付出,却无怨无悔。这就是母亲的胸怀。
5、此时的儿子突然有一种想法,想抱母亲入睡,以表达对母亲的——板书:感激
(1)指生读最后一段。
(2)师问:母亲留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图画,为图画命名相机板书:爱
(5)让我们把这爱的画面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华
同学们,母亲为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回报母亲的方式也很多。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心意卡上。(《烛光里的妈妈》)把卡片悄悄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享受一份感动和甜蜜。
五、拓展作业
1、搜集赞颂母亲的诗句和文章。
2、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母亲。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感激
母←—爱—→子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抓住重点词语“无数次、轻轻地、担子、翻山越岭、泪水”,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
师:同学们,你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抱你时的情形吗?(交流)
师:那么,你有没有抱过母亲呢?(交流)
2、出示课题:《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朗读情况。
三、学习课文,感悟母亲的伟大。
1、师:同学们,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那么课文中的哪一个句子写出了我第一次用心地抱母亲的.情景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把它划下来。
2、交流:
出示句子: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3、师:可是就在我用心地抱着母亲入睡之前,我在抱母亲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意外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指名说)
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
4、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我为什么会这么难过”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交流:
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交流:
朗读训练:轻声地把把这几句话读一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5、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结合理解母亲的“泪水”
6、写话练习。(播放音乐)
自由写,然后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最感人的一段话。
四、深化拓展
播放歌曲《母亲》
师:母亲真好,回到家,让我们也好好地为母亲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吧!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教案 10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三课《第一次抱母亲》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全文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难点: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抱”
师问:看到这个字想到什么?
2、将课题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
相机板书重点问题:原因?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先想一想。
检查自读情况。
2、再轻声读一读课文,看看刚才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
提问,检查自读情况。
三、围绕问题,精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一)“我”抱母亲的原因?
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这个原因?指读。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二至四句。指导朗读。
(二)“我”抱母亲的.感受?相机板书“难过”、“愧疚”
1、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
2、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指导读A句。
4、看到“我”这样抱母亲,站在一旁的护士反应是什么?出示B句。
“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话。评一评,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填空形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受。指导读。
同桌互相试一试,一位同学读护士的话,一位读“我”的话,两人合作读。指读。
教师引读:接着护士问——我说——母亲说——
指导读母亲的话。
5、引导并出示C句。
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
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理解“重担”含义,出示课文插图。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这样过了多久?
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又是为什么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
理解“翻山越岭”含义。
这样的重担,那么多的艰难,把这些和母亲的体重联系到一起,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读。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去承受这样的重担呢?相机板书:“爱”
齐读作者说的话。
6、引导学生接着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和语言中,看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谁?想到了什么?你会为母亲做什么?
作者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